媒体视角
网站首页 > 正文

兵团医院专家爱耳日科普:人工耳蜗知识全解析


2025-03-05      点击:[]


  在全国爱耳日之际,兵团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邸远志针对人工耳蜗相关知识展开科普讲解,旨在消除大众常见误区,为听障群体及其家属提供科学、准确的认知引导。

  邸远志首先纠正“人工耳蜗是智商税,戴上也没用”这一错误观点。他指出,人工耳蜗作为高科技医疗设备,能将声音精准转化为电信号,刺激听神经,帮助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重获宝贵听力。大量实例表明,许多患者植入后,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能够自如地交流、学习和工作,有力驳斥了“智商税”这一不实言论。

  对于“所有人都适合植入人工耳蜗”的误解,邸远志强调其有严格的适应症。一般针对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且传统助听设备效果欠佳的患者。手术前必须进行全面医学评估,包括耳部结构、听神经功能及整体身体状况等。诸如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康复训练,或耳蜗严重畸形等情况的患者,并不适宜植入,需专业医生严谨判断。

  关于“人工耳蜗植入后马上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听和说”,邸远志解释,植入仅是听力重建的起点。术后患者需经历适应新声音信号的过程,并接受长期系统康复训练。语前聋儿童需从声音感知、发音基础练起,构建语言能力,这一过程或长达数年;语后聋成年人虽有语言基础,同样需重新适应并训练,才能更好恢复交流能力,凸显康复训练的关键地位。

  针对“人工耳蜗价格虚高,是暴利行业”的看法,邸远志说明,人工耳蜗价格偏高,进口产品加手术、康复费用可达二三十万。然而,其研发涉及多学科顶尖技术,从研发至上市投入巨大,且后续维护、升级及售后均产生成本。同时,人工耳蜗也将进入国家集采,价格会大幅度降低,并且国家与地方政府持续推出补贴政策,部分地区为符合条件儿童提供免费植入及康复服务。

  最后,针对大家普遍存在的“人工耳蜗容易损坏,后期维护成本过高”这一顾虑,邸远志作出了详细解答。他指出,人工耳蜗确实构造精密,然而只要做到正确使用与悉心保养,例如定期进行清洁干燥处理、避免碰撞和受潮,其使用寿命将会相当可观。通常情况下,人工耳蜗植入体的保修期一般在5—10年,体外机保修期则为2—5年。体外机服役周期一般5—8年,植入体基本实现终身使用。后期的维护成本主要集中在体外机更换、配件费用以及调机费用上。其中,调机费用并不高昂,并且大多数厂家都会提供售后保障服务,大家无需过度担忧。

  兵团医院呼吁大众尊重科学,勿轻信谣言。若有听力问题及人工耳蜗相关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听力专家,获取合理建议。

 

上一条:学习强国:兵团医院联合十四师残疾人联合会为“折翼天使”铺就康复路
下一条:兵团医院举办人工耳蜗开机仪式 4名患儿重获新“声”

关闭